欢迎来到广州长玖科技有限公司!

13828461569

全国统一销售热线


当前位置:
火灾探测器误报的原因解析
来源:消防器材网 | 作者:际安消防 | 发布时间: 2021-09-14 | 117 次浏览 | 分享到:

火灾探测器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误报现象,这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根据我国的国家标准,误报的定义是实际上不存在火灾,火灾报警装置发出火灾报警信号。根据国际标准,误报的定义是不存在或从未存在过的火灾。误报的原因有故意、误操作或意外因素。综合起来,无论是由于探测器、环境、人为因素还是其他原因,只要没有火灾却报有火灾信号,就称为误报。下面详细了解火灾探测器误报的原因

 

1. 非火灾烟雾因素

油烟。据不完全统计,家庭感烟探测器的误报有三分之一是由烹调油烟引起的。由于家庭火灾探测器的早期普及,离子感烟探测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97%的感烟探测器是离子的(占全部火灾探测器的87%)。烹调油烟的粒径小。离子感烟探测器对烹饪油烟非常敏感。如果靠近烹调油烟的来源(例如小于1.7m),误报就会时有发生。

吸烟。香烟产生的烟雾与火灾产生的烟雾在粒子谱特性上非常接近。感烟探测器,尤其是传统的探测器,难以识别,经常导致误报。这种情况在中国相当普遍,所以感烟探测器的灵敏度往往较低,以减少使用中的误报。

蒸汽。浴室冒出的蒸汽是造成家庭感烟探测误报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灰尘。打扫房间引起的飞尘和从道路吹进来的飞尘会引起感烟探测器的误报。

杀虫剂。杀虫剂和空气清新剂可能会引起误报。

另外,焊接作业产生的烟雾可能会造成误报,而室内废纸的燃烧也很容易造成误报。

 

火灾探测器


2. 环境因素

电磁环境。电磁环境对感烟探测器的影响主要有三种方式:空气电磁波干扰、电源等输入输出线路上的窄脉冲群和人体静电。1994年以后,要求火灾探测器满足1993年国家标准规定的三个电磁兼容性要求。需要指出的是,即使产品通过了1993年标准,也并不意味着由于电磁环境的恶化,在实际使用中没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国内外一些厂家都在为自己的产品制定更高的企业标准。

气流。气流对离子感烟探测器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然而,由于离子探测器结构的改进和光电探测器使用的增加,由气流引起的误报正在减少。

温度剧烈变化。在使用空调和加热设备的过程中,如果气流直接吹过含有温度敏感元件的探测器(感温探测器和复合探测器),可能会造成误报。

3.产品的原因

设计质量:容错、容错、环境敏感性

所谓容错,主要是指系统软件在已知的、不可预知的事故作用下保持正常运行的能力。

所谓容差,主要是指系统硬件成员的参数高度离散时,系统性能保持不变的能力。

所谓环境灵敏度,是指系统在国家标准和实际使用中规定的潜在机械、气候和电磁环境条件下保持稳定运行的能力。

4. 人为因素

恶作剧。有人故意对着感烟探测器吸烟或故意启动手动报警按钮,造成误报。另外,由于观察判断不正确,手动报警按钮被启动,造成误报。

不要遵守使用规则。例如,在非吸烟区吸烟,在办公室或客房做饭。

5. 工程设计的原因

有了好的产品,如果没有正确的工程设计,误报也会频繁发生。误报数量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工程专业人员素质低下。

配置位置不佳。家庭探测器因烹饪引起误报警的主要原因是探测器离烹饪油烟的来源不远。沸水设备的部分安装了感烟探测器,也会导致误报。

6. 建设的原因

污染施工。有些项目施工非常野蛮,没有规则可循。例如,某市政艺术展览馆的室内装修与火灾探测系统同时进行。在系统调试过程中,发现超过一半的探测器不能正常工作,需要进行清洗。探测器外面的保护罩(通常是红色的)常常给人一种错觉,认为只要穿上它,建筑物的内部装饰就不会对探测器产生不利影响。其实防护罩的作用主要是防止意外机械损坏和表面污染,对粉尘的防护有限,尤其是对建筑装饰的长期防尘。

7. 成分老化、积尘、虫害

组件老化。实践证明,在使用寿命在10年以上的系统中,元器件老化引起的误报等问题往往会增加。因此,消防行业的一些人认为,探测器的使用寿命应该是10年。

灰尘积累。据统计,60%的误报是由于灰尘堆积造成的。

昆虫入侵。根据我国国家标准,防虫网应能防止体直径1毫米以上的昆虫进入。事实上,在中国江淮以南地区,防虫网应该更密一些,否则螨虫等体径小于1mm的昆虫很容易进入,造成误报。

 

通过对火灾探测器误报原因的分析,我们清楚地看到,要想有效地降低误报率,不仅需要研究设计部门和生产厂家的努力,而且用户、工程设计和施工单位,技术监督部门和政府管理部门要努力。可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没有任何一方的努力,都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推广产品